医药电商1.0是单纯的网售药品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平台,为药品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以及个人提供药品交易服务。该模式服务形式单一、附加值较低、给用户创造的价值有限。医药电商2.0从单纯的药品销售服务商转型为以药品销售服务为基础,延伸SaaS服务、金融服务、诊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系列增值服务,构建药品流通服务的产业生态和“医+药”医疗健康服务闭环生态。

我国医药电商竞争力分析报告,看医药电商2.0如何布局!-医疗产业观察

目前,我国药品网购渗透率为7.4%,而美国的药品网购渗透率已经达到33.3%,我国医药电商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而且,随着医药分开的逐步实施、处方外流、未来网售处方药的解禁,将为医药电商创造新的增长点。

从我国医药电商发展历程看,已经进入成长阶段,各大电商平台在药品经营规模、融资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附加服务能力方面参差不齐。企业应该抓住电商市场快速发展机遇,顺势转型,在药品销售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多元化服务,提升综合竞争能力。B2B医药电商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药品供应、经销、采购环节。B2C医药电商向在线诊疗、健康管理、医疗保险发力,为患者提供看病、用药、报销一体化服务。

我国医药电商主要由B2B平台和B2C平台构成,B2B医药电商平台主要为机构服务,其采购方主要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B2C医药电商则主要为个人提供药品购买服务,按照是否自营又细分为平台型B2C和自营性B2C,前者类似于淘宝模式,引入不同药品商家入驻平台,为其提供药品展示、交易服务、IT支持、数据分析等服务;后者主要是自行进行药品采购并自建平台进行销售。

我国医药电商竞争力分析报告,看医药电商2.0如何布局!-医疗产业观察

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药品销售终端市场规模已达1.6万亿元,过去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6%,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同期我国医药电商的市场规模仅为1211亿元,占整个药品销售终端的比例为7.4%,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本报告通过对中美医药电商发展情况、我国医药电商发展阶段特征、B2B和B2C医药电商市场现状以及相关企业转型案例的叙述,旨在呈现医药电商2.0时代企业如何进行模式创新,实现从单纯药品销售服务者转型为药品流通产业生态和医疗健康服务闭环生态构建者。

1、我国医药电商起步晚,增长快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药电商起步较晚,医药电商在整个药品零售市场所占份额较低。

我国医药电商竞争力分析报告,看医药电商2.0如何布局!-医疗产业观察

 

从美国医药电商市场发展看,早在1998年,医药电商渗透率就超过了10%,且渗透率持续处于高增长水平。

我国医药电商竞争力分析报告,看医药电商2.0如何布局!-医疗产业观察

2015年,医药电商交易额达到82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药品销售市场份额的33.3%,足见医药电商在美国的普及程度。而从我国医药电商市场发展看,网购占比不断提高,过去6年的CAGR高达37.6%。但是,我国药品网购占比仍低于10%,未来发展空间大。

2、先进的药品制度推动美国医药电商繁荣

通过中美医药电商市场的对比,我国医药电商还处于较低水平,市场发展潜力大。两国市场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药品管理体制的差异。

我国医药电商竞争力分析报告,看医药电商2.0如何布局!-医疗产业观察

美国的药品管理市场化程度高,处方药完全市场化,制药企业、分销商、PBM、保险公司在药品供应和管理环节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美国商业医疗保险发达,患者只需向保险机构缴纳保费,就可以获得药品报销服务。同时,政府的基本医疗保险也会为患者承担部分药品费用。特别是市场中存在大量的PBM(药品福利管理)机构,在美国的整个药品管理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BM是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独立于制药商、经销商、医疗服务机构、政府,通过与药品企业、医疗服务机构、保险机构签订合同,在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达到药品控费的目的。

除了药品管理体制外,美国完善的医保制度也是推动美国医药电商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公民线上、线下药品消费都可以通过医保支付,特别是在2010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签署颁布了《平价医疗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PPACA), 该法案是由美国政府主导的,旨在增加美国人民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以及降低美国的医疗费用。该法案允许个人和小企业在政府的医疗保险市场为个人、家庭和企业员工购买医疗保险,并且为中低收入的个人和家庭提供保险购买补助,确保每个公民都能获得政府的医疗保障。平价医疗法案的颁布意味着居民的药品消费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报销保障。

3、通过全面改革推动医药电商的发展

而目前我国医药电商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有如下3方面原因:

(1)我国药品管理主要由政府主导,药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的采购中占比在70%以上,药品的消费主要通过患者到医院就医拿药实现。同时,政策规定网上禁止向个人销售处方药,而处方药占整个医药市场规模的85%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药电商的销售规模。因此,药品管理需要破除行政垄断,提高药品市场化水平。

(2)医保支付制度的不完善,线上消费不能使用医保支付,医保统筹账不能用于零售端支付。未来,医保支付需要将线上药品消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3)药品配送时滞问题,由于网购药品配送需要时间,对于急性病用药,患者更倾向于到线下药店购买,如何提高药品配送时效成为医药电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国医药电商的发展存在制约因素,但是,从近年医药电商的市场规模变化看,过去6年医药电商销售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5.5%,医药电商占药品终端市场的比例年均复合增长率也高达37.6%,这意味着我国医药电商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